中财投资网(www.161588.com)2025-4-20 4:47:57讯:
(以下内容从中航证券《商业航天产业4月月报:动荡时局下的稳步发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一、航天行业行情回顾: 2025年3月,上证综指(+0.45%),深证成指(-1.01%),创业板指(-3.07%),国防军工(申万)指数(+2.20%)。 中航证券商业航天指数(+0.73%),跑输军工(申万)行业1.48个百分点。 涨跌幅前三:星图测控(+35.68%)、奥普光电(+16.51%)、铂力特(+12.57%); 涨跌幅后三:华力创通(-11.44%)、航宇微(-11.29%)、铖昌科技(-6.32%)。 二、本月主要观点: 3月,中航证券商业航天行业指数涨幅0.73%,基本维持稳定,跑输军工(申万)行业指数1.48个百分点,我们预计与市场对2025年传统军工主赛道业绩修复的预期有所提升有关。 进入4月以来,尽管市场整体受到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冲击影响,但我们判断商业航天受到的冲击相对较低。具体理由包括三方面: 1.供给侧上,自主可控带来明显的缓冲效应。近日美国实施的关税对等政策对我国商业航天产业的直接影响较为有限,主要得益于我国多年来在航天领域持续推进的国产化战略和技术自主创新,在关键领域对外依存度显著下降; 2.需求侧上,我国商业航天产业与美国基本绝缘。2011年美国《沃尔夫条款》明确禁止NASA等机构与中国开展航天合作,包括技术交流、资金支持及联合项目。在此背景下,美国企业基本无法直接参与中国商业航天项目,对于我国商业航天产业下游的直接应用市场中,美国占比相对较低,且我国商业航天市场中,火箭发射以及卫星制造的主要需求在短时间内依旧来自于国内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与美国基本绝缘。 3.市场上,商业航天企业积极开展市值管理工作。近日市场大幅波动之下,航天央国企上市公司以及民参军上市公司积极采用市值管理举措应对冲击,预计更多公司将持续实施更多市值管理手段,如分红、增持、回购、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引入积极战略股东等。如中国卫星通过发布公告披露经营管理情况、铖昌科技披露一季度预喜等,不断增强投资者信心,维护投资者利益,稳定及提升上市公司价值。 另外,从行业近期发展事件看,商业航天板块还有众多积极因素,具体如下: ①多个商业航天政策落地,为产业规范发展建立了基础。近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星导航条例(公开征求意见稿)》、《卫星网络国内协调管理办法(暂行)》等政策文件相继发布,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制度保障不断得以完善,卫星频率轨道资源统筹能力不断提升,为大规模通导遥星座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 ②新建星座以及卫星互联网建设提速。近期千帆星座第五批组网卫星、银河航天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等成功发射,结合天津“双超星座项目”、厦门天卫科技108颗卫星网络计划的提出,我国卫星发射数量在未来几年有望维持快速增长趋势,中长期下,卫星制造产业的收入与净利润规模增速有望逐步提升; ③中国电信手机直连卫星发展。2024年中国电信推出21款大众智能直连卫星手机终端,支持直连天通卫星功能的手机款型已达25款,累计销量超1600万台,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以天通卫星为代表的手机直连卫星正从应急通信工具逐步升级为全域覆盖的常态化服务,其终端普及、场景创新、国际拓展及技术突破将共同推动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④海外卫星互联网公司股价飙升,商业航天公司获取国防订单。近期Eutelsat公司股票的飙升,彰显了卫星互联网在军事领域的战略价值;美太空系统司令部授予SpaceX、联合发射联盟公司(ULA)、蓝色起源三家公司价值137亿美元的国家安全太空发射合同。随着全球多个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的持续推进和应用拓展,卫星互联网在国防安全、应急通信等领域的应用价值将持续攀升。 站在当前时点,我们判断,短期内,商业航天发射和卫星星座建设仍将继续作为商业航天产业波动的重要驱动因素,事件刺激的敏感度将保持高位,而外部环境波动对商业航天相关上市公司冲击有限,上市公司关注度有望进一步提升。长期看,行业需求释放带动基本面持续改善与市场预期的不断兑现推动估值提升将促使商业航天板块走势在震荡中重心持续上移。 在中短期,我们建议可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1.卫星制造与卫星互联网板块上市公司。在星网工程与千帆星座等卫星互联网星座完成了正式低轨卫星首次发射后,2025年卫星互联网巨型星座有望进入提速建设阶段,事件的持续催化下可能将带来卫星板块结构性的上涨机会。 2.与智能驾驶、低空经济以及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存在相关业务交叉的上市公司。智能驾驶、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与商业航天产业在多个中上游领域存在很多交叉领域,如高可靠性集成电路、惯性导航、雷达、卫星高精度导航、卫星特种遥感应用等等,在军民领域都有布局的相关上市公司的关注度有望持续提升。 3.有望获得市值管理预期所带来的特殊溢价的上市公司。随着支持并购重组和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政策频繁出台,商业航天产业部分上市公司或将通过并购重组(围绕产业链延伸、第二曲线拓展以及科技创新等方向),加强市场预期管理或加强投资者交流等方式开展市值管理。以上将有望给相关上市公司带来更多的特殊性溢价。 三、2025年商业航天各细分领域投资机会展望 2025年是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攻坚之年,是“十四五”规划任务的收官之年。伴随“航天强国”已经进入到建设落地阶段,我国有望落地更多支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向商业航天产业倾斜相对更多的资源。其中,以火箭与卫星为代表的空间基础设施及应用有望成为“航天强国”下的重要发展领域。各子行业的投资逻辑总结如下: ①航天发射:随着卫星发射需求的空前增加,可复用火箭等实现低成本发射技术应用将成为行业发展提速质变点之一。建议关注已实现规模化发射或在研阶段具备先发优势的火箭总装企业、参与火箭核心环节或分系统的企业、布局火箭制造各细分领域的“军技民用”企业。 ②卫星制造:产业有望摆脱传统项目制,迎来大批量生产阶段,中长期行业的收入与净利润规模增速有望逐步提升。建议关注在通信及遥感小卫星制造领域具有批产能力,低成本及产业化能力,较高技术、正处于产业化过程的企业以及在星间链路、新型电推进、卫星网络安全防护等新兴领域布局的企业。 ③卫星通信:卫星互联网应用有望成为产业发展新动能,卫星通信产业有望在中长期维度上实现“换挡提速”。建议关注与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相关的配套企业、地面终端领域具备低成本及产业化能力的企业、以及航空与海洋卫星互联网市场、手机/汽车直连卫星市场、6G建设等方向。 ④卫星导航:“十四五”末及“十五五”时期,卫星导航应用市场增速有望保持年复合15%的增速,需求侧景气无忧。建议关注产业链上游的龙头企业、中游的传统龙头企业和拓展新兴领域(如自动驾驶)的企业,以及下游布局高精度导航市场和“卫星导遥+”的企业。 ⑤卫星遥感:“十五五”时期我国卫星遥感下游应用市场需求增速有望恢复至30%左右。建议关注客户多元化、收入结构均衡的企业,拥有具有稀缺属性的遥感数据源的企业,布局“万亿国债”、“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聚焦的细分领域的企业,以及在通导领域有协同布局的企业。 四、建议关注的领域及个股: 短期关注:臻镭科技、思科瑞 商业航天:航天智装(星载IC)、国博电子(星载TR)、中国卫通(高轨卫星互联网)、中国卫星(卫星制造)、航天环宇(地面基础设施)、上海瀚讯(通信卫星配套)、海格通信(北斗芯片及应用)、中科星图(卫星遥感应用)、臻镭科技(电源管理芯片)、奥普光电(光电设备及碳纤维)、思科瑞(卫星检测)、星图测控(卫星测运控)。 五、风险提示 ①宏观经济波动,对企业其他民品业务造成冲击,同时商业航天下游需求波动导致装备采购不及预期; ②部分商业航天装备研发、定型及批产进度可能存在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全产业链市场增速; ③部分商业航天部分应用领域拓展还处于探索过程,行业需求侧与供给侧可能出现不匹配,导致商业模式不闭环; ④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成本升高; ⑤随着军品定价机制的改革,以及订单放量,部分军品降价后相关企业业绩受损; ⑥行业高度景气,但如若短时间内涨幅过大,可能在某段时间会出现业绩和估值不匹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