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文章正文

新规后首单“A吃A”要来了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跃度明显上升

加入日期:2025-5-27 10:15:36

  中财投资网(www.161588.com)2025-5-27 10:15:36讯:

  5月25日晚间,海光信息(688041.SH)与中科曙光(603019.SH)双双公告称,正在筹划由海光信息向中科曙光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后者,同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两家公司的股票已于5月26日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此次交易的合并方海光信息,是国内领先的高端处理器设计企业,主要产品包括高端通用处理器(CPU)和协处理器(DCU)。目前,中科曙光对海光信息持股比例为27.96%。

  而被合并方中科曙光,是我国核心信息基础设施领军企业,主要从事高端计算机、存储、安全、数据中心产品的研发及制造,同时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智能计算等业务。中科曙光实控人为中科院计算所,公司是中国科学院技术孵化平台,在体内投资了海光信息、中科星图、曙光云、中科三清、中科天机、曙光数创等多项资产,与参控股子公司全方位覆盖了从上游芯片、服务器硬件、IO存储到中游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平台、算力服务平台以及下游云服务提供商。

  若重组推进顺利,海光信息将是新公司存续主体,承接中科曙光资产与业务,中科曙光将退市并注销法人资格。截至5月25日,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A股市值分别为3164亿元、905.7亿元。

  新规后首单A股间吸收合并

  值得一提的是,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这桩吸收合并的交易筹划,是5月16日《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重组办法》)正式修订发布后的首例A股公司间的吸收合并交易。

  吸收合并是本轮并购重组政策的重点鼓励方向之一。5月16日,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重组办法》修订共计20余项调整,涉及主体责任、交易机制、信息披露、监管效能等重要环节。其中明确了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的锁定期要求,并正式建立简易审核程序,将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作为适用情形之一。沪深北交易所也同步修订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及配套业务指南。

  而在此之前,2024年4月,新“国九条”已为活跃并购重组市场奠定基调。同年6月,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科创板八条”),其中提到,要更大力度支持并购重组,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展开产业链上下游并购整合,提高并购重组估值包容性,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聚焦做优做强主业开展吸收合并。

  2024年9月24日,在“一行一局一会”召开的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当前背景下,亟须发挥好企业并购重组的关键作用,助力产业整合与提质增效。同日晚间,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会上提到的“并购六条”火速兑现。

  本次修订《重组办法》为“并购六条”的配套措施,在简化审核程序、创新交易工具、提升监管包容度等方面作出了优化。《重组办法》发布后,“并购六条”的各项措施全面落地。

  “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并购重组市场规模和活跃度大幅提升,资本市场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据证监会官网,“并购六条”发布以来,上市公司累计披露资产重组超1400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160单。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筹划资产重组更加积极,已披露超600单,是去年同期的1.4倍;其中重大资产重组约90单,是去年同期的3.3倍;已实施完成的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超2000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1.6倍。

  并购重组出现多个“首单”

  不仅数量激增,新规之下,A股市场还涌现出一系列典型案例。

  例如,“并购六条”支持开展基于转型升级等目标的跨行业并购。2024年10月,*ST松发(603268)(603268.SH)拟通过资产置换方式收购恒力重工,注入盈利能力较强的船舶制造业务,并置出亏损资产。恒力重工是恒力集团旗下的船舶重工业务板块,此前,恒力集团通过股份转让已成为*ST松发股份的控股股东,该案例是一桩同一控制权下的资产并购。

  今年5月16日,*ST松发重大资产置换及增发收购事项获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已完成所有监管机构审核流程,这也意味着恒力重工将借此次交易完成“曲线上市”。本次交易完成后,恒力重工将成为*ST松发全资子公司,松发股份则将战略性退出日用陶瓷制品制造行业,主营业务变更为船舶及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根据重组报告书,*ST松发此次交易方案共包括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票购买资产以及募集配套资金三部分。据评估,本次重组拟置出资产交易价格为5.13亿元,拟置入资产交易价格为80.06亿元。此外,松发股份还计划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40亿元。

  针对科创企业并购特性,“科创板八条”指出要适当提高科创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估值包容性。2024年7月,普源精电发行股份购买耐数电子67.74%股权获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该案例系“科创板八条”发布后并购重组注册第一单。此次并购交易价格为2.52亿元,并购标的评估增值率达965.83%,适应科创标的定价逻辑,是提高重组估值包容性的代表性案例。

  从支付工具来看,“并购六条”鼓励上市公司运用多种对价方式,提高交易灵活性和资金使用效率。2024年9月,思瑞浦发行可转债及支付现金购买创芯微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获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该案例是2023年11月“定向可转债重组新规”发布后,A股首单注册的以可转债为支付工具的并购重组案例。

  2023年6月,思瑞浦披露重组预案,该重组方案在2024年经历两轮调整,最终落地为思瑞浦拟作价10.66亿元,向创芯微19名股东发行可转债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其持有的标的公司100%股权,可转债作为支付工具,给予交易对手方更大获利空间,可选择在股价高时转股,为交易双方提供更大谈判空间。

  除了支付工具选择,在定价安排方面,考虑到标的资产末轮估值高于本次交易估值,思瑞浦采用差异化定价满足战略投资者等不同主体的退出诉求。重组方案显示,交易的差异化定价是综合考虑不同交易对手方初始投资成本等因素,由交易各方自主协商确定。

  除此之外,为充分用好并购重组支持政策,上市公司积极进行方案创新探索,还有多个“首单”案例先后落地。例如,2024年5月,亚信安全(688225.SH)抛出科创板首单“A收H”重大资产重组,该收购已于同年11月实施完毕,最终确定收购亚信科技20.32%股权,双方将在电信运营商等多个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行业实现协同发展。2024年6月,芯联集成(688469.SH)收购控股子公司芯联越州剩余股权,该案例是首单发行股份购买未盈利资产,目前已完成审核问询函回复。2024年10月,美埃科技(688376.SH)旗下全资子公司通过自有资金加并购贷款方式,收购港股上市公司捷芯隆(2115.HK)100%股份并将其私有化退市,贡献了科创板“A吃H”首例,该交易已于今年2月收购完成。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