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文章正文

星期一机构一致最看好的10金股

加入日期:2025-6-30 9:01:20

  中财投资网(www.161588.com)2025-6-30 9:01:20讯:

  兔宝宝 

  更新报告:经营展现韧性,高分红价值凸显 

  本报告导读:  板材继续展现经营韧性,非板材部分向高价值转移,降费趋势保持良好,年末集中减值出清风险,高股东回报价值持续凸显。  投资要点:  维持“增持”评级。公司公告2024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实现营收91.89亿元,同比+1.39%,归母净利5.85亿元,同比-15.11%,扣非后4.90亿元,同比-16.01%;倒算24Q4营收27.25亿元,同比-18.21%,归母净利1.03亿元,同比-55.75%,扣非后0.63亿元,同比-69.84%。公司25Q1实现营收12.71亿元,同比-14.30%,归母净利1.01亿元,同比+14.22%,扣非后0.87亿元,同比+7.88%。考虑需求阶段性压力仍存,我们下调2025-26年EPS预测至0.91、1.06(-0.14、-0.09)元,新增2027年EPS预测1.21元。参考可比公司2025年PE估值15.3X,下调目标价至14元,维持“增持”评级。  板材继续展现韧性,非板材部分向高价值转移。我们预计公司24年板材A+B类折算营收同比双位数增长保持强劲;其他装饰材料营收约21.4亿元,同增约7.6%;定制家居板块整体同降18.73%,主要受裕丰汉唐规模收缩影响。我们预计25Q1公司板材A+B类折算营收同比略降,B类占比提升拖累表观增速,整体仍具备较强韧性。我们预计25年公司板材受益家具厂渠道增长、乡镇下沉、颗粒板开拓等有望维持折算增长;本部家居维持一定增速目标,裕丰汉唐低基数下降幅收窄,整体家居板块预期平稳略增。  降费趋势保持良好,年末集中减值出清风险。公司24年管理费用同降约0.54亿元,财务费用同比下降约0.21亿元,25Q1费用绝对额同比延续下降趋势,内部成本管控显现成效,OEM模式走向成熟现金留存更为充分。公司24Q4计提资产减值1.31亿元、信用减值1.93亿元,主要受裕丰汉唐工程账龄拉长计提及商誉计提影响。展望25年应收和商誉相关减值风险敞口均有望明显收窄。  重视股东回报,股息率价值持续凸显。公司公告2024年末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2元(含税),现金分红2.63亿元,加之中期分红2.30亿元,全年合计现金分红4.93亿元,对应股息率约6%。公司高股东回报可持续性较强,成熟的代工+经销模式是保障充分现金流的基础,现金流是高股东回报的基础。  风险提示:地产需求大幅下滑;原材料成本上升 

  三花智控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主业筑牢基本盘,业绩增长稳健 

  事件  三花智控) href=/002050/>三花智控(002050)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度实现收入150.44亿元-177.79亿元,同比增长10%-30%;实现归母净利润18.93亿元-22.72亿元,同比增长25%-50%;实现每股收益0.51元/股-0.61元/股。  投资要点  热管理技术深化与全球产能协同驱动稳健增长  公司通过技术迭代与全球化战略双轮驱动,持续巩固热管理领域优势:在产品端,公司立足全球头部车企需求,大力推行热管理大集成产品并实现多个项目破冰,在汽车热管理剂侧与水侧集成模块取得突破;在技术研发上,抓住高铜价机遇加速钢制阀件替代,降低原材料成本波动影响,同时推进集成模块产线自动化开发,显著提升生产效益;在全球化布局上,持续建设墨西哥、波兰工厂及国内中山、绍兴滨海等基地,完善全球产能网络,强化对欧美市场的现地化服务能力,积极应对关税挑战。运营端通过数字化生产(如黑灯车间)与精益管理优化人效,实现“开源节流”协同增效。技术突破与产能扩张共同夯实竞争壁垒,实现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稳步增长。  锚定第三增长曲线,构筑技术护城河  在AI驱动仿生机器人产业爆发的背景下,三花智控将机电执行器定位为核心战略板块,深度配合客户完成产品研发、试制到量产的闭环。公司以电机驱动技术为支点,聚焦伺服电机、减速机构等关键部件,通过钱塘区基地建设及全球化产能布局,持续优化产品性能指标并构筑工艺与专利护城河。目前公司目前全方面配合客户产品研发、试制、迭代并最终实现量产落地,有望依托汽车零部件领域积累的电机执行器技术实现高效迁移。  持续强化股东回报与人才激励机制  公司为维护股东利益实施股份回购,自2018年以来累计回购金额超11亿元;同步坚持高比例分红,上市至今累计现金分红达74亿元。三花于2024年12月30日推出新一轮回购方案,预计回购3亿元至6亿元,截止到2025年5月31日已实现回购3597万元。人才激励方面,推出限制性股票+股票增值权双轨计划,向1,933名核心员工授予限制性股票2491万股,向47名激励对象授予股票增值权56万股。2024年三花智控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提升17.26%至43.67亿元,支撑回购优化股本-激励驱动业绩-分红回馈股东的良性循环,凸显治理成熟度与可持续发展潜力。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333.19、395.92、463.58亿元,EPS分别为1.02、1.29、1.5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5.6、20.2、16.7倍,考虑公司业绩稳健增长,技术突破与产能扩张共同夯实竞争壁垒,机器人相关业务顺利推进,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毛利率下降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储能和机器人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风险,股份回购和激励进展低于预期风险。 

  蔚蓝锂芯 

  蔚蓝锂芯深度跟踪报告—新产品、新产能,新市场、新成长 

  2024年受益于海外电动工具厂商去库结束,公司锂电池出货量同比实现翻倍增长,带动公司主业盈利触底回升。展望后续,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全极耳电芯产品推出、马来西亚基地投产,有望进一步打开BBU、eVTOL及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市场空间,同时公司积极布局固态电池技术与产品,助力锂电池业务进一步抢占市场领先地位。 

  鹏鼎控股 

  卡位AI浪潮,业绩稳健增长 

  投资要点  卡位AI终端消费品创新周期,为业绩稳定增长提供动能。AI功能从云端向端侧加速渗透,驱动消费电子产业升级迭代,为未来消费电子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据统计2024年全球AI手机出货量占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的16%,2028年激增至54%;2025年AIPC的全球出货量将达到1.14亿台,较2024年增长165.5%,占PC总出货量的43%。此外,以AI眼镜为代表的新的AI端侧产品,受益于AI技术、AR/VR技术的成熟以及硬件成本的下降,预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公司已构建覆盖AI手机、AIPC、AI眼镜等AI端侧消费品的全场景产品矩阵,通过与全球头部客户协同研发实现技术快速落地及规模化生产,精准卡位AI终端消费品创新周期,为业绩稳定增长提供动能。  利用ONEAVARY产品平台,加快在AI服务器、光模块、交换机等领域布局。公司积极布局AI服务器等云端核心设备,一方面推动淮安园区与国内外一线服务器及ODM厂商的合作,实现公司服务器业务的快速增长;同时加快泰国园区的建设进程,泰国园区今年5月投产并开始产品认证和打样工作,预计年底实现部分产品的量产。此外,公司基于ONEAVARY平台的技术优势,推动光模块和交换机布局,特别是瞄准800G/1.6T光模块升级窗口,推动公司SLP产品切入相关产品,打通AI管侧产品布局。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99.0/450.0/502.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7/49.7/57.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森麒麟 

  行业景气度提升推动公司全年业绩增长,看好公司品牌力提升与全球化布局 

  事件1:2025年4月23日,森麒麟) href=/002984/>森麒麟(002984)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2024年收入为85.11亿元,同比上升8.53%;归母净利润为21.86亿元,同比上升59.7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1.26亿元,同比上升62.96%。对应公司24Q4营业收入为21.71亿元,环比下降2.68%;归母净利润为4.60亿元,环比下降29.01%。  事件2:2025年4月23日,森麒麟发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1Q25收入为20.56亿元,同比下降2.79%;归母净利润为3.61亿元,同比下降28.29%。  点评:轮胎行业景气度提升带动产销量双增,2024年公司业绩向好。整体行业发展方面,2024年中国轮胎产量、出口量同比均实现稳健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橡胶轮胎外胎产量为118,689.4万条,同比增长9.2%。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2024年1-12月中国重点出口商品量值,2024年共计出口新的充气橡胶轮胎68057万条,同比增长10.5%。  在轮胎行业景气度整体较高的背景下,2024年公司轮胎产销量实现稳定增长。2024年公司轮胎产量为3222.61万条,同比增长10.22%;其中,半钢胎产量为3130.38万条,同比增长10.24%;全钢胎产量为92.23万条,同比增长9.80%。2024年轮胎销量为3,140.87万条,同比增长7.34%;其中,半钢胎销量为3049.23万条,同比增长7.12%;全钢胎销量为91.64万条,较上年同期增长15.52%。  费用端方面,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09%,销售费用率为1.85%,同比下降0.54pcts;管理费用同比上升27.69%,管理费用率为2.54%,同比上升0.38pcts;研发费用同比上升19.34%,研发费用率为2.32%,同比上升0.21pcts;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394.85%,财务费用率为-2.00%,同比下降2.09pcts。  轮胎产销量下滑叠加天然橡胶成本上升,1Q25公司盈利能力下滑。1Q25公司轮胎产量为792.48万条,同比下降1.87%;其中半钢胎产量为769.17万条,同比下降0.62%;全钢胎产量为23.31万条,同比下降30.58%。公司轮胎销量为737.74万条,同比下降3.02%;其中半钢胎销量为716.37万条,同比下降1.60%;全钢胎销量21.37万条,同比下降34.61%。此外,天然橡胶价格上涨也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影响,根据生意社数据显示,1Q25天然橡胶均价为16767.32元/吨,同比上升28.10%。  2024年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波动较大。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9.60亿元,同比下降17.19%;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34.87亿元,同比下降15.59%;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6.22亿元,同比下降123.40%。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为17.50亿元,同比下降54.28%。应收账款同比上升8.48%,应收账款周转率有所下降,从2023年同期的7.16次下降到6.05次;存货同比上升19.93%,存货周转率有所下降,从2023年同期的3.66次下降到3.54次。  公司海内外市场齐发力,积极开拓下游客户。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披露,海外替换市场方面,公司拥有完善的境外替换市场销售体系,海外市场覆盖美洲、欧洲、亚太及非洲等区域,产品远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美市场通胀压力较大,广大消费者寻求高性价比轮胎产品的市场背景下,公司轮胎产品性价比更高、竞争力日益凸显。2024年公司旗下“森麒麟Sentury”“路航Landsail”“德林特Delinte”三大品牌合计在美国速度级别H级、V级两类高端、高性能轮胎市场分别占有4.5%、3%的市场份额,在中国轮胎品牌中排名第一。2024年公司轮胎产品在美国替换市场的占有率超5%、在欧洲替换市场的占有率超4%。  国内替换市场方面,公司在国内替换市场耐心培育消费者对轮胎品质的重视度及消费习惯,制定了发力国内替换市场的“新零售”销售策略。公司自主研发了汽车后服务市场销售平台“麒麟云店”,对传统轮胎销售体系进行数字化升级,加速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内销售网络持续扩大优化。  配套市场方面,公司坚持高端化路线,持续开拓新客户。2024年公司正式向德国大众集团总部批量供应途观车型的冬季胎产品为首家向海外国际一线车厂正式供货的中国轮胎品牌。同时公司正在持续获得全球知名主机厂客户的合格供应商资质,已成为德国大众集团、德国奥迪汽车、雷诺汽车、Stellantis(斯特兰蒂斯)集团、广汽丰田、广州汽车、长城汽车) href=/601633/>长城汽车(601633)、吉利汽车、北汽汽车、奇瑞汽车等整车厂商的合格供应商。我们看好公司在海内外市场开拓方面做出的努力,公司产品市占率有望提升。  摩洛哥项目放量在即,看好公司“黄金三角”布局。根据公司公众号披露,2024年9月30日(摩洛哥时间)公司摩洛哥工厂首批轮胎产品正式下线,主要产品为高性能轿车、轻卡子午线轮胎。该项目预计于2025年实现大规模投产放量,预计2025年全年可释放600-800万条产量,2026年实现满产1200万条产量。公司在中国、泰国、摩洛哥的“黄金三角”布局,为公司参与全球化竞争提供坚强的后盾,也是践行“833plus”战略规划(即在10年左右时间在全球布局8座数字化智能制造基地:中国3座,泰国2座,欧洲、非洲、北美各1座;实现运行3座研发中心:中国、欧洲、北美;及运营3座用户体验中心。plus指择机并购一家国际知名轮胎企业),深入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此外,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披露,“西班牙年产1200万条高性能轿车、轻卡子午线轮胎项目”亦在稳步推进中,目前已经获得环评许可,建筑许可尚在审批流程中。我们看好公司的全球化布局,产能出海有助于公司提高自身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森麒麟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05.14/122.59/131.70亿元,同比增长23.5%/16.6%/7.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04/24.91/27.78亿元,同比增长-3.7%/18.4%/11.5%,对应EPS分别为2.03/2.41/2.68元。  结合公司6月26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9/8/7倍。我们基于以下两个方面:1)我们看好公司在海内外市场开拓方面做出的努力,公司产品市占率有望提升;2)我们看好公司的全球化布局,产能出海有助于公司提高自身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需求不及预期风险,项目建设风险,地缘政治风险 

  乐普医疗 

  公司动态报告:创新+消费共振,心血管平台加速多元化转型 

  聚乳酸面部填充剂国内第7证,公司正式进入医美领域。聚左旋乳酸微粒真皮组织填充剂是再生类医美产品,刺激胶原蛋白生成,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安全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我国基于聚左旋乳酸的皮肤填充剂在2024年的出厂端市场规模预计约11亿元、2030年有望增长至约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23%。截至公告日,我国NMPA已批准包括乐普医疗) href=/300003/>乐普医疗(300003)在内的7张聚乳酸面部填充剂注册证;公司另有多种玻尿酸产品已申报注册申请,快速丰富消费医疗产品矩阵。持股乐普生物,PD-1商业化&ADC管线研发快速推进。乐普医疗持有同一实控人旗下乐普生物13.17%股份,乐普生物作为国内ADC领域的领军企业,旗下首个商业化产品PD-1普特利单抗销售快速放量贡献现金流,针对消化道癌的ADC产品MRG007已实现海外BD合作、交易金额最高达12亿美元,针对二线及以上晚期鼻咽癌的EGFRADC产品MRG003的NDA申请已获得CDE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控股上海民为生物,GLP-1三靶点领跑国内。公司持有上海民为生物54.50%股份,自主研发GLP-1/GIP/GCGR三靶点Fc融合蛋白MWN101注射液已完成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II期临床试验,系国内首个进入该阶段的三靶点GLP-1类产品;GLP-1/GIP/GCGR三靶点多肽MWN109口服片剂于2025年5月获批开展I期临床试验。  乐普医疗是以心血管植介入器械起家的大健康产业平台。  器械板块:预计2025年+10~15%,多种冠脉斑块/钙化治疗球囊持续入院贡献增量(2024年我国PCI手术量已近200万例且持续增长,棘突/乳突球囊预处理渗透率已有双位数,而冲击波/旋磨/激光球囊预处理渗透率仅为小个位数),可降解封堵器商业化快速推进(2024年ASD全国植入量约5万枚,封堵器全国植入量约16万枚,可降解产品替代空间巨大),心血管合计预计+15%左右;IVD持续梳理产品管线预计+10%;医美产品落地有望开始逐渐贡献增量;  药品板块:2024年仿制药受集采和医保价格院外传导影响减弱,2025年逐渐恢复至+25~30%增速;  医疗服务板块:有望恢复增长态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是心血管科室整体解决方案龙头厂商,业务同时覆盖器械、药品和服务板块,产品管线持续扩张。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为67.81/74.63/81.4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9.27/11.91/13.65亿元,对应PE为26X/21X/18X,我们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渠道建设不及预期、产品研发注册不及预期等。 

  新宙邦 

  新宙邦跟踪点评—巩固电解液优势,氟化工稳健成长 

  2024年公司进一步推动电解液出海以及完善一体化能力从而巩固电解液行业优势地位。氟化工产品结构持续向高附加值聚焦,国产替代与技术壁垒共振推动放量提速,公司业绩有望迎来进一步增长。考虑到近年国内电解液供给侧过剩,行业竞争日益加剧,我们下调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3.52/19.10亿元(原预测为15.44/19.78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23.38亿元,对应EPS预测分别为1.81/2.55/3.13元。我们看好公司有机氟板块中电子材料作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的发展潜力,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我们上调公司目标价至45元,维持“买入”评级。 

  长亮科技 

  点评 :寻找合作伙伴,掘金稳定币 

  公司已着手研究稳定币,积极寻找合作伙伴  2025年6月26日,长亮科技) href=/300348/>长亮科技(300348)在交易所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已经着手于稳定币相关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建设研究。公司正通过自身渠道,从合作伙伴中寻找可能参与稳定币发行、运营的机构进行合作。在参加香港稳定币沙盒测试的多家机构中,公司与渣打银行存在长期业务合作关系。此外,考虑到小米、蚂蚁、京东等科技大厂纷纷布局稳定币,长亮科技作为腾讯在金融科技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在稳定币领域与合作伙伴展开合作。  公司具备稳定币相关技术积累+海外多年积淀  公司拥有稳定币运行、交易、运营的类似场景建设经验与技术。例如高并发、高可用能力的交易系统有望支撑稳定币的大规模发行与流通。公司是成功实现金融IT出海的少数中国企业,公司自2016年开始出海,2024年海外收入已达到1.29亿,占公司收入比重7.43%,客户分布于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等国。除提供数字银行系统外,2024年公司中标泰国SCB核心系统项目,是首家在东南亚大型银行成功实施此类系统的中国企业。公司的出海经验及海外客户关系有望助力公司在稳定币跨境交易等方面的能力。  稳定币为何重要:高效支付手段+提升法币地位  从交易者的角度,稳定币推动了全球支付方式的技术革新,大幅降低跨境交易成本、缩短结算周期,并提升了资金流转效率。与传统跨境支付相比,稳定币依托区块链实现点对点实时清算,手续费低至0.01至0.001美元,远低于传统模式的1.8%至2.5%,结算时间也由5-7天缩短至几分钟甚至几秒。对国家而言,稳定币与法币挂钩,伴随稳定币在全球市场的加速渗透,国家法币的影响力将水涨船高。例如,例如,东南亚、非洲等地的中小企业常通过USDT进行跨境汇款,绕过银行和SWIFT系统。这种“非正式美元化”加速了美元在发展中国家的渗透,巩固其储备货币地位,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约58%,但在稳定币市场占比近100%。因此,我们认为稳定币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作为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约30%的大国,人民币交易占比却只有4.7%(2024年8月),影响力亟需提升。香港合规政策为多币种稳定币发行提供制度入口,有望推动人民币在全球贸易和支付中的国际化进程。  盈利预测与估值  由于公司中标大型项目尚未确认,导致公司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我们调整了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9.99、23.34、26.95亿元,同比+15.14%、+16.75%、+15.4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1.64、2.06亿元,同比+522.00%、+42.00%、+25.46%。公司2025-2027年对应PE为126.26、88.92、70.87。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竞争风险、政策风险、需求变化风险。 

  昆仑万维 

  利润短期承压,AI商业化进展加速 

  事件回顾  2025年4月26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6.62亿元,同比增长15.20%;归母净利润-15.95亿元,同比下降226.7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43亿元,同比下降349.08%。2025年4月29日,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64亿元,同比增长46.07%;归母净利润-7.69亿元,同比下降310.3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71亿元,同比下降298.64%。  事件点评  海外收入占比提高拉动营收高增,利润端承压。公司持续拓展海外市场,2022-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分别实现36.7/42.3/51.5亿元,在总营业收入占比77.54%/85.99%/90.98%,国际化程度呈积极增长态势,其中信息分发与元宇宙平台Opera在2024年实现营收4.8亿美元,同增21.1%;社交网络和短剧平台实现营收12.5亿元,同增28.5%,共同拉动海外业务占比的提升。24年利润端同比转亏,主要系公司就AI生态布局的研发费用进一步增长59.46%至15.43亿元,销售费用提高42.23%至23.04亿元,各项短期成本与相关支出导致利润承压;同时由于23年同期投资收益基数较高,对24年利润增速亦构成压力。2025年一季度公司业绩维持相同态势,营收增速进一步提升,利润亏损继续扩大。由于23-24年为全球AI大模型的初始投资期,同类科技公司普遍呈现巨亏状态,预计随着25-26年各类应用进入落地和收入流水的快速增长阶段,公司业绩有望逐步减亏乃至盈利。  AI大模型与应用场景高频迭代,商业化进展加速。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AI音乐年化流水收入ARR达到约1200万美元,短剧平台DramaWave年化流水收入ARR达到约1.2亿美元,为25年全年的AI商业化落地定下基调。AI智能助手方面,2025年5月,公司发布了天工超级智能体(SkyworkSuperAgents)APP,集成了PPT、文档、表格3个专家智能体和1个通用智能体,成为全球首款基于AIAgent架构的智能体手机Office。AI游戏方面,公司自研游戏《猫森学园》研发测试进展顺利,自研游戏引擎“SparkAI”有望在2025年7月上线。整体而言,公司作为综合型互联网科技公司,目前正处于AI技术突破与应用落地的拐点阶段,未来有望通过持续的创新能力应对和承接旺盛的市场需求。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5/2026/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1/80/8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40/0.10/2.72亿元,对应EPS为-0.35/0.01/0.22元,根据6月26日收盘价,分别对应-95/4015/153倍PE,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国际地缘政治风险;海外市场经营风险;互联网产品生命周期风险。 

  福田汽车 

  福田汽车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聚焦卡车助力业绩反转,电动转型打开长期空间 

  公司为老牌综合型商用车龙头,主业的收入和盈利都有明显周期性。公司此前在乘用车领域的投入造成了随后5年左右的阵痛期。但自从公司2022年聚焦主业后,商用车业务(不含合资公司)经营性利润在近三年稳步提升,且2024年已达到7亿元、创10年新高。而全球化更是成为了公司商用车、尤其是重卡的重要发展机遇,2025年1-5月公司重卡出口销量增长122%,公司海外属地工厂、渠道深度布局开始进入收获期,有望持续贡献量利增量。而在国内市场,2025年1-5月公司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4.2万台,同比+168%,增速远超行业增速66%,保持龙头市占率。公司新能源产品覆盖从城市配送到干线物流、从冷链运输到市政环卫的全场景需求,销量大幅增长后预计盈亏平衡点在即。我们预测公司2025/26/27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3.3亿/16.4亿/22.3亿元,对应EPS预测分别为0.17/0.21/0.28元,给予公司2026年17x PE估值,对应目标市值280亿元,对应目标价3.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