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投资网(www.161588.com)2025-7-11 1:03:49讯:
本报记者 桂小笋
随着越来越多上市公司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多家化工行业上市公司交出不俗成绩单。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记者发稿,共有18家化工行业上市公司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15家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按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上限统计,下同)。梳理公告内容可知,产品价格上涨、降本增效是这些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大涨的主要原因。
具体来看,在上述18家已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的化工行业上市公司中,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预计增幅暂居首位。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000万元到15000万元,同比增加2443.43%到2834.73%。业绩上涨受益于三方面因素:主打产品烯草酮的市场售价上涨,带动公司产品毛利率增长;创制产品吡唑喹草酯在本年度投放市场,并开展市场推广活动,为公司的毛利贡献了新的增长点;公司不断强化成本管控,严格执行降本控费措施,企业运营效率持续提升。
事实上,多家化工行业上市公司在业绩预告中提及,产品价格上涨是推动上半年业绩增长的原因。
例如,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显示,受益于公司部分产品销量和价格同比上涨以及降本增效,公司业绩出现同比上涨。
“行业供需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从需求侧看,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回暖,下游行业需求呈现恢复性增长;从供给侧来看,前期产能扩张有限等因素导致部分企业减产,共同推动了产品价格攀升。”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隋东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但产品价格走势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虽然短期供需格局改善支撑价格,但若新增产能释放超预期或需求复苏乏力,价格上涨动能或将减弱。此外,原材料价格波动、环保政策调整等外部因素也将对行业产生重要影响。”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虽然化工行业面临的挑战较多,但此轮产品价格上涨给企业带来了盈利的修复,如果抓住机遇,可以借机为长期发展带来新动能。
“价格上涨带来的盈利增加为企业转型提供了资金保障,企业可借此进行技术创新、拓展新业务领域,加快向绿色、环保、高端化方向转型。此外,价格上涨还会吸引更多资源和资本涌入行业,加速整合,推动行业整体向更高水平发展。从长远角度来看,有利于行业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珠海黑崎资本投资管理合伙企业首席战略官陈兴文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相关企业的盈利在持续修复,同时,行业竞争也促使企业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成本,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