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文章正文

星期五机构一致最看好的10金股

加入日期:2025-7-11 5:38:31

  中财投资网(www.161588.com)2025-7-11 5:38:31讯:

  豪鹏科技 

  Q2盈利能力持续提升,AI端侧客户开拓顺利 

  公司2025H1业绩实现快速增长。7月8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5H1公司预计实现营收26.8-28.0亿元,同比增长16%-2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90-1.02亿元,同比增长228%-272%;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70-0.82亿元,同比增长309-379%。根据业绩预告与一季度财务数据,公司2025Q2预计实现营收14.55-15.75亿元(预告中值为15.15亿元),同比增长10%-19%,环比增长19%-29%;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58-0.70亿元(预告中值为0.64亿元),同比增长142%-192%,环比增长81%-119%;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5-0.57亿元(中值为0.51亿元),同比增长137%-200%、环比增长80%-128%。  公司2025Q2稼动率持续改善,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025年以来国内消费电子产品以旧换新政策提振需求,公司2025Q2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营业收入稳步增长。此外,便携式储能与海外工商储户储景气度较高,对公司收入增长亦有积极影响。按照业绩预告中值计算,公司2025Q2归母净利率约为4.2%,同比+2.4pct、环比+1.6pct。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或系:1)产能利用率环比改善;2)产能归集完成后、生产效率提升等。  公司AI端侧客户开拓顺利,2025H2业务有望快速增长。公司AI类电池应用领域涵盖AIPC、AI耳机、AI眼镜、AI玩具、AI服务器(BBU)等。公司目前已在AI端侧电池领域实现卡位布局,AI眼镜领域公司电池产品积极配套多家国内外头部智能穿戴品牌;AIPC领域公司高硅负极快充电池已导入部分客户旗舰机型;AI陪伴型机器人机器人等领域客户开拓亦持续取得进展。伴随AI端侧客户持续放量,公司2025H2收入有望维持快速增长。  公司重视研发投入,积极布局硅负极、钢壳叠片、固态与半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公司全力推进高电压正极材料、硅基负极应用、创新叠片钢壳工艺、固态/半固态电池技术在内的四大核心研发方向。公司已完成高安全性半固态电池的验证,并已接客户批量订单,积极抢占电源设备安全性升级窗口机遇。此外,下游智能穿戴等品类客户对固态产品保持高度关注,公司针对智能穿戴类场景的全固态产品已转入原型设计,并在有序推进与客户的交流和送样验证工作。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消费电子需求不及预期;贸易摩擦风险。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51/3.87/4.73亿元,同比+175%/+54%/+22%;EPS分别为3.11/4.80/5.87元,动态PE为19.2/12.5/10.2倍。 

  光迅科技 

  光迅科技) href=/002281/>光迅科技(002281)2025年中报业绩预告点评—AI驱动高速产品需求,盈利持续提升 

  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业绩预告,预计2025H1实现归母净利润3.23亿元至4.0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5.00%至95.00%,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中枢约为2.15亿元,环比增长约43.16%。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球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公司数通业务持续放量。本次预告彰显了公司2025年二季度业绩持续增长的强劲势头。公司作为国内光通信龙头,高端产品布局领先,产能充分释放,有望深度受益AI发展浪潮,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增长潜力,给予公司2025年目标价50元,维持“买入”评级。 

  高德红外 

  高德红外) href=/002414/>高德红外(002414)跟踪点评—稀缺民营装备总体,内装外贸有望恢复 

  公司已获批多款完整装备系统总体产品的外贸出口立项,海外市场需求对接顺利,有望充分受益军贸扩容。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6.78亿元,同比+10.87%,实现归母净利-4.47亿元,同比-760.5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4.94亿元,同比-2628.52%;2025Q1实现营业收入6.81亿元,同比+45.47%;实现归母净利8354.59万元,同比+896.56%。公司是我国红外热成像领域龙头企业,预计未来将充分受益于国防科技化带来的装备快速放量。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并考虑到公司在细分领域的行业地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沪电股份 

  事件点评:产能扩张加速,彰显发展信心 

  事件:7月4日沪电股份) href=/002463/>沪电股份(002463)发布公告,经公司第八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提议,出于子公司黄石沪士电子有限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同意授权管理层与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开展意向性项目投资磋商。授权具体内容如下:在2025年7月至2031年6月期间,在不超过人民币36亿元的总投资额度范围内,管理层可就潜在项目投资与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进行磋商,并签署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意向书及相关文件。  昆山+黄石+泰国三地投资,彰显扩产决心。昆山:公司于24年10月已公告昆山扩产项目,公司拟投资约43亿人民币,计划建设年产约29万平方米人工智能芯片配套高端印制电路板。其中第一阶段计划年产约18万平方米高层高密度互连积层板,总投资约26.8亿元;第二阶段计划年产约11万平方米高层高密度互连积层板,总投资约16.2亿元。25年6月24日,该项目已在昆山奠基。黄石:公司已于24年将青淞厂26层以内PCB产品以及沪利微电传统汽车板产品加速向黄石沪士转移,本次黄石36亿元潜在项目投资若顺利落地,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扩展中高端产能,与昆山扩产合计形成近80亿元投资组合,预计2H25起产能得到有效改善。泰国:公司已全面加速开启客户认证与产品导入工作,产能逐步释放。公司海内外三地扩产,有利于公司化解产能短板,有力保障业绩释放,彰显公司对于未来发展的信心。  AI需求驱动业绩高增,前沿品类批量交付。AI相关企业通讯市场板为公司主要增长引擎,2H24高速网络的交换机及其配套路由相关PCB产品成为公司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环比增长超90%。2024年公司企业通讯市场板营业收入中,AI服务器和HPC相关PCB产品约占29.48%;高速网络的交换机及其配套路由相关PCB产品约占38.56%,两者合计贡献企业通讯板近七成收入。公司在数据通讯、高速网络设备、数据中心等领域持续投入研发,提高高速产品的信号完整性、高密复杂结构、可靠性等。AI服务器方面,支持112/224Gbps速率的GPU平台产品已批量生产。网络交换机方面,公司800G交换机产品已批量供货,支持224Gbps速率,1.6T交换机产品已完成预研。用于ScaleUpNPC/CPC交换机产品开始批量生产,用于ScaleOut的以太网112Gbps/Lane盒式交换机与框式交换机已批量交付,224Gbps的产品目前已配合客户进行开发,NPO和CPO架构的交换机目前也正持续配合客户进行开发。  投资建议:随着公司产能瓶颈不断改善,我们上修公司25/26/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至36.91/50.90/63.34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5/18/15倍。我们看好公司在GPU、ASIC、交换机等数通领域PCB的制造能力和客户资源壁垒,公司将持续受益于AI带来的高速PCB需求,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AI应用落地不及预期,产能爬坡慢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金禾实业 

  阿洛酮糖获批使用,金禾是第二家获批酶制剂企业 

  阿洛酮糖获批食品原料安全审查,我国应用发展与国际接轨齐头并进  2025年7月2日,国家卫健委官网披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审评机构组织专家对D-阿洛酮糖等5种物质申请作为新食品原料的安全性评估材料进行审查并通过。根据国家卫健委解读,此前D-阿洛酮糖在美国被作为“一般认为安全的物质(GRAS)”管理,加拿大批准其为天然健康产品原料,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批准其为新食品原料。此次审批通过我们认为有两个重要的关注点:  1、D-阿洛酮糖作为食品原料审批通过,不同于其他代糖品种的食品添加剂,以食品原料审批通过意味着D-阿洛酮糖可应用的范围更加广泛;  2、继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批准后,中国紧随其后审查通过安全性评估,D-阿洛酮糖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中的应用或将齐头并进。  国家指定生产工艺中应用的菌种和酶  根据国家卫健委解读公告,D-阿洛酮糖通过微生物发酵法或酶转化法生产制成,并指定了合成工艺中所使用的方法和具体的菌种及酶品种。根据卫健委审批通过的附件1-附录B:生产菌信息披露,工艺一(微生物发酵法)所使用菌种为大肠杆菌K12MG1655,工艺二(酶法)所使用酶为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来源为枯草芽孢杆菌。  我们认为,此次获批的食品原料D-阿洛酮糖指定了特定生产工艺和所使用的菌种和酶,拥有特定菌种和酶的企业或能在国内开展生产和销售业务。  金禾实业) href=/002597/>金禾实业(002597)是第二家获批D-阿洛酮糖酶工艺的企业,拥有1万吨产能  国家卫健委2024年3月13日发布的《关于石斛原球茎等23种“三新食品”的公告》中,审批通过了用于生产D-阿洛酮糖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根据金禾实业公告及官方网站信息,此次审批通过的差向异构酶为金禾实业申报的酶制剂新品种,标志着金禾是为数不多审批通过D-阿洛酮糖酶制剂的企业,金禾实业作为国内第二家获批的企业,彰显公司在功能性甜味剂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金禾实业目前拥有10000吨/年的阿洛酮糖产能,同时正在评估进一步扩产的可能性。自此,金禾实业拥有三氯蔗糖、安赛蜜、阿洛酮糖、葡萄糖基甜菊糖苷等多个核心甜味剂品种矩阵,协同优势明显。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11.71/21.18/23.65亿元,并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阿洛酮糖推广不及预期;食品添加剂及原料安全生产风险;生产工艺不成熟导致的生产成本过高,盈利不及预期风险。 

  佐力药业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点评:Q2净利润持续高增,C端业务战略升级 

  事件:佐力药业) href=/300181/>佐力药业(300181)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5H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68-3.88亿元,同比+24%-31%;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3.66-3.86亿元,同比+25%-32%;经营活动净现金流2.70-2.90亿元,同比+25%-35%。其中,25Q2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87-2.07亿元,同比+21%-34%;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1.85-2.05亿元,同比+25%-39%。经营活动净现金流3.47-3.67亿元,同比+75%-85%。  点评:  Q2净利润持续高增,现金流明显改善:收入端,核心成药稳健增长,乌灵胶囊、灵泽片25Q2的销售收入延续了较好的市场增长,随着广东联盟集采的续标执行和OTC渠道的发力,25H2有望加速放量;百令系列25Q2收入同比增速估计快于25Q1,与全国中成药第三批集采中标和执行有关,全年增速乐观。25Q2整体收入端同比增速仅为3%,估计与中药饮片收入下滑有关,24Q2公司与浙江省中医院合作出品的乌梅汤等中药茶饮爆火,今年需求估计有所回落。利润端,25H1净利率同比+2.3-3.5pp,与收入结构调整(低毛利率的饮片业务占比下降)和内部费用控制有关。现金流方面,25H1经营性净现金流2.7-2.9亿,同比+25%-35%,较25Q1显著改善,预计应收账款有所回落,公司整体经营表现优异。  “一路向C”战略升级,AI赋能大健康消费领域:今年,公司提出了“一路向C”的战略升级,优化OTC业务,发力创新型大健康产品。25H1,公司通过在C端更换108粒大包装、深化药房和线上渠道合作、数字化营销、优化组织架构等措施,对OTC端进行全面改革,未来销售占比将逐步上升。7月9日,公司与浙江大学达成战略合作,签署了《浙江大学-佐力药业智赋食药联合研发中心共建协议》和《技术开发(委托)合同》,将充分发挥企业和高校的互补资源,利用AI技术研发食药同源垂类大模型与智能体,深度研发乌灵菌及其发酵液,挖掘健康价值,并将其转化为满足现代消费者健康管理、日常保健等多元化需求的创新型大健康产品。此次合作,有望强化公司技术护城河,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矩阵,扩宽C端市场空间,提升产品竞争力,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受益于国家基药和集采政策,公司核心三大中成药持续快速增长。公司充分挖掘乌灵品种和品牌优势,推动“一路向C”的战略升级。考虑到院内集采中标后产品放量的不确定性,下调25-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6.55/8.36亿元(较上次下调4.8%/5.6%),新增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0.6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0/16/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超预期;OTC渠道拓展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光环新网 

  光环新网) href=/300383/>光环新网(300383)跟踪点评—云计算业务短期承压,IDC扩张提速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72.81亿元,同比-7.31%;归母净利润3.81亿元,同比-1.7%;2025Q1实现收入18.32亿元,同比-7.41%;归母净利润0.69亿元,同比-57.82%。报告期内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主要系前期购入的亚马逊云特定经营性资产处置、无双科技由于下游需求影响业务有所收缩、少部分客户因经营策略调整退租所致。公司数据中心项目储备丰富,天津、上海等地项目进入交付期,后续投放上架后有望逐步贡献业绩增量。我们看好公司在AI浪潮下的长期发展潜力,给予公司2026年目标价15元,维持“增持”评级。 

  锐科激光 

  国内领先光纤激光器制造商,关注反无装备等新兴领域放量 

  报告摘要:  锐科激光) href=/300747/>锐科激光(300747)是中国领先的光纤激光器制造商,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及其核心器件。公司业务覆盖连续光纤激光器、脉冲光纤激光器、准连续光纤激光器、窄线宽光纤激光器、超快激光器、直接半导体激光器等产品,并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和应用技术支持。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激光打标、切割、焊接、熔覆、清洗、增材制造、钣金加工、汽车、新能源、光伏、3C电子、船舶、航空航天、激光医疗、雷达传感等行业领域。  公司重视研发投入,激光器产品技术实力领先。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35478.62万元,同比提升4.97%,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1.10%。公司不断向高端制造和精密加工领域拓展,共计推出了13款新产品。2024年先后研制出200kW超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电光转换效率超过50%的12kW光纤激光器、100W高能量固体绿光激光器、250W掺铥光纤激光器等一系列国际和国内领先产品。其中200kW超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实现全球四个“第一”:全球第一台销售应用、十万级机型亮度第一、激光器性价比第一、切割板厚和速度第一。  传统领域行业格局未来将逐步稳定,短期业绩承压。在中低功率切割、打标等传统应用领域,市场已趋于饱和,导致供给过剩和激烈的价格竞争。公司24年营收和利润下滑主要系行业价格战影响。预计未来该领域的需求将与宏观制造业景气度同步,价格战将趋缓,行业格局逐步稳定。  关注反无装备等新兴领域放量,打开成长天花板。虽然中低功率市场国产化率已高,竞争激烈,但在万瓦以上高功率及超快激光器领域,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船舶、光伏、半导体等高端制造领域,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广阔。在反无装备领域,无人机在区域冲突中的广泛应用凸显了反无人机系统的重要性,激光武器凭借其光速交战、低成本、高精度等优势,成为反无系统的核心技术路线。公司作为光纤激光器龙头,全资子公司锐威公司正有序推进“低空激光反无系统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有望受益于国防新质战斗力建设和低空经济安全保障带来的需求增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为35.32/40.40/45.5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33/3.06/3.80亿元,对应EPS为0.41/0.54/0.67元,对应PE为58.88/44.78/36.03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毛利率波动,需求不及预期,业绩与估值判断不及预期。 

  燕京啤酒 

  2025年中报预告点评:U8放量驱动,业绩再超预期 

  事项: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0.6~11.4亿元,同增约40%~50%;扣非净利润9.3~10.0亿元,同增约25%~35%。测算单Q2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0~9.7亿元,同增约36.7%-48.3%;扣非归母净利润7.7~8.5亿元,同增约21.1%~32.7%。  评论:  归母与扣非归母净利均超预期。根据预告测算,公司单Q2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同增21.1%~32.7%,考虑当前结构提升与成本优化同步推进,我们判断实际业绩或接近预告上限。一是产品结构改善持续提升吨价,大单品U8持续高增放量;二是成本端持续优化,通过数字化系统与卓越管理体系提高粮食、能量利用效率,吨酒包材成本、人力成本亦有效优化。测算单Q2归母净利润同增约36.7%~48.3%,快于扣非归母增速,判断系二季度收到前期关厂土地返还款高增所致。  收入保持稳健增长,U8延续高增。据渠道反馈,二季度销量预计整体实现平稳增长,4、5月份维持增长,6月受禁酒令波及影响或有所下滑,但整体相对有限,下半年预计边际有所好转。吨价方面,核心大单品U8延续放量态势,上半年销量进度已达成过半,全国16个销售单元均实现正增长,其中东三省、鲁、川、岳、鄂、京津冀、华东等区域表现较好,多地U8销量占整体比重已突破30%,U8高增带动公司吨价持续提升。综上,收入端预计或可实现高个位数增长。  改革释放利润弹性,业绩消除市场担忧。公司一季度业绩高增,实现靓丽开局,市场担忧业绩增长延续性,叠加6月禁酒令致部分餐饮场景受损,进一步加剧市场顾虑,致股价短暂回调。二季度业绩预告超出市场预期,7月各地政策纠偏,餐饮场景边际修复,有效打破市场担忧。当前公司改革逻辑持续兑现,大单品U8起势带动结构提升,后续罐装产品上线或可打造第二大全国性大单品,接续提升吨价,叠加公司卓越管理体系持续改革显效,成本费用亦有望不断优化,利润弹性持续释放。我们认为公司当前为稀缺高增标的,当前股价对应25年估值约24倍,若以远期青啤、华润15%净利率水平测算,对应估值仅16倍,远期空间较足。  投资建议:业绩再超预期,稀缺成长标的,维持“强推”评级。公司二季度业绩高增兑现,超出市场预期,打破前期担忧。当前政策影响逐步消除,餐饮预计持续修复,量增有望改善。同时大单品U8持续放量改善产品结构,叠加成本费用持续优化,公司改革成效持续显现,利润弹性有望持续释放。结合中报业绩预告,我们调整提高25-27年EPS预测为0.55/0.66/0.76元(前值0.51/0.62/0.72元),维持25年目标价15.5元,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U8推广不及预期,中高端市场竞争加剧,改革初期盈利波动性大。 

  北方稀土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点评:2025上半年业绩同比高增,冶炼分离及稀土金属加工成本进一步降低 

  事件:2025年7月9日,北方稀土) href=/600111/>北方稀土(600111)公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亿元-9.6亿元,同比增加1882.54%到2014.71%。  点评:镨钕和镧铈价格同比上涨叠加冶炼分离等加工成本进一步降低增厚业绩。  公司2025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主要系(1)主要品种价格上涨:2025年上半年氧化镨钕/氧化铈/氧化镧均价分别为42.1/1.05/0.42万元/吨,分别同比上升13.1%/57.2%/9.8%。(2)成本端下滑: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深化横纵向对标提升,冶炼分离及稀土金属加工成本进一步降低。  推进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一期进入产线联动调试收尾阶段。公司投资不超过78亿元建设“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冶炼分公司与华美公司原厂址及附近接壤区域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项目建成后,公司具备处理58.09%REO混合稀土精矿能力19.8万吨/年,以REO计11.5万吨/年;萃取分离能力10.7万吨/年(以REO计),沉淀和结晶能力14万吨/年(以REO计),灼烧能力3.9万吨/年(以REO计),对公司成本管控、原料端工艺提升等方面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当前项目一期已进入产线联动调试收尾阶段,二期工艺设计等有序推进。  下游应用仍保持增长,未来稀土行业供需仍有望维持紧平衡。根据公司公告,新能源汽车1-5月产销同比分别增长45.2%和44%,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截至4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9亿千瓦,同比增长15.9%。其中风电装机容量5.4亿千瓦,同比增长18.2%。根据《锂钴稀土磁材静待反转,固态电池材料成长可期——能源金属2025年度投资策略》:需求端机器人、飞行汽车等新应用场景将成为稀土磁材增长新引擎,预计2025年和2026年全球氧化镨钕需求分别为11.7万吨和12.69万吨,同比增速+9.7%和+8.4%,未来行业将继续维持供需紧平衡的状态。  盈利预测与评级:考虑到中国稀土(000831)出口管制以及下游旺盛的需求,稀土产品价格仍有望保持高位,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EPS为0.58元/0.89/1.06元,对应2025-2027年PE为42X/28X/23X。鉴于公司稀土行业龙头地位及供需关系的改善,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供给过快释放;稀土产品价格下跌;公司项目建设达产不及预期;安全环保风险;技术路径变化风险等。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