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文章正文

第二十五届投洽会新观察:上市公司出海书写协同共赢新篇

加入日期:2025-9-10 6:10:54

  中财投资网(www.161588.com)2025-9-10 6:10:54讯:

  9月8日,为期四天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投洽会”)在厦门启幕。本届投洽会特设金融资本对接专区,汇聚70余家大型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咨询服务机构及知名上市公司,以“突出金融服务、强化项目对接”为核心,为国际投资合作搭建起高效赋能平台。

  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C1展区的金融资本对接专区,各参展机构紧扣“展洽融合”理念开展系列活动,推动金融资本与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耦合。上海证券报记者现场观察发现,本届专区的展览面积与展商数量较上届均实现显著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助力投资合作的支撑作用愈发凸显。

  上市公司展台“人气爆棚”

  一踏入金融资本对接专区,记者感受到一派热火朝天的气氛。超70家全球金融机构及优质上市公司的展位紧密排布,纷纷借助前沿媒体技术与多元展示形式,彰显自身的行业底蕴、创新业务与国际布局。

  厦门国贸) href=/600755/>厦门国贸(600755)无疑是人气最旺的展台之一。刚送走乌兹别克斯坦观展团的厦门国贸董事长高少镛向记者介绍:“厦门国贸自诞生起就自带国际贸易基因。作为供应链企业,我们串联起海量产业链客户,联合产业伙伴‘抱团出海’,通过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他举例道,厦门国贸连续多年稳居乌兹别克斯坦棉纱对华出口最大进口商地位,还因今年5月开通的“塔什干—福州”中亚专列,将运输时间压缩至传统路线的一半。“下一步,我们计划通过投资轧花厂,向当地纺织工业下游延伸布局。”他说。

  不远处的福光股份展位同样聚集了不少人气,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向一位参会者递上公司资料,并围绕公司业务进行细致介绍。福光股份董事、董事会秘书黄健告诉记者,这次参展是一次交流和展示的机会,希望能在国际市场寻找到更多商业机会和合作伙伴。

  “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全的光学供应链,在福州地区就能满足70%到80%的供应需求。”黄健表示,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旨在挑战世界顶尖的光学领域,在德国设立子公司作为欧洲桥头堡,建有研发中心和市场中心。“公司加强与世界顶尖光学企业的技术交流,先做配套商,利用中国的人才和供应链优势为这些企业生产,降低成本,同时学习他们的技术以提高自身能力,最终实现赶超。”黄健说。

  本届投洽会上,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1922亿美元,同比增长8.4%,占全球份额11.9%,连续13年位居全球前三,为国际投资合作注入强劲动力。

  福建上市公司出海“活力迸发”

  从刷新港股募资纪录的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 href=/300750/>宁德时代(300750),到用“玻璃上的科技”走进全球头部车企供应链的福耀玻璃) href=/600660/>福耀玻璃(600660),再到把“福建味道”带上全球餐桌的安井食品) href=/603345/>安井食品(603345)……记者在现场看到,占据半壁江山的福建上市公司成为本届投洽会金融资本对接专区的一大亮点。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福建上市企业积极践行国际化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凭借自身实力与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在境外上市、海外设厂、品牌并购、技术合作等方面涌现出一批典型案例。厦门证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超八成厦门上市公司积极布局海外业务或产能,其中建发股份) href=/600153/>建发股份(600153)、厦门国贸厦门象屿) href=/600057/>厦门象屿(600057)、盛屯矿业) href=/600711/>盛屯矿业(600711)海外业务收入超百亿元;55家上市公司发生海外业务,共实现境外业务收入3337亿元,同比增长5%。与此同时,多家厦门企业占据全球产业链关键位置,厦钨新能中仑新材(301565)、亿联网络) href=/300628/>亿联网络(300628)等8家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球第一。

  深耕汽车玻璃领域四十余年的福耀玻璃,以“一片玻璃”链接全球市场。展台上,镀膜隔热加热前挡、氛围灯天窗等科技产品因“硬核”性能吸引中外观众争相触摸体验。据现场负责人介绍,福耀玻璃已在全球12个国家布局生产基地,凭借覆盖广泛的制造与服务网络,成功切入全球前二十大汽车生产商及中国前十大乘用车生产商供应链,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亮眼名片。

  厦门象屿则以共建“一带一路”为支点,通过“物流先行、资源卡位、产业协同”组合策略,构建起立体化全球运输网络与产业布局。“我们精准把握全球供需结构性错配机遇,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物流痛点切入,依托供应链整合与产业链运营优势,提供覆盖生产、物流、销售的全链条服务,推动‘象屿模式’在海外落地生根。”厦门象屿董事长吴捷介绍道。

  “全球自有运力布局不仅降低了综合运输成本,更给企业海外投资加上‘安全锁’,显著提升了物流的自主性与稳定性。”他说。

  白羽鸡行业龙头圣农发展) href=/002299/>圣农发展(002299)同样表现亮眼。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达9.1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91.93%;扣非净利润为3.76亿元,同比增长305.44%。“我们连续多年参加投洽会,每次都有新收获。”圣农发展董秘廖俊杰表示,公司构建了集原种育种、饲料加工、祖代与父母代种鸡养殖、种蛋孵化、肉鸡饲养、屠宰加工与销售、熟食加工及销售一体的白羽肉鸡全产业链,实现食品安全全程可追溯,食品安全可精准定位至每一个肉鸡饲养批次。公司同时大力拓展海外业务,今年上半年出口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30%。

  链接世界 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机遇

  作为中国双向投资促进的核心平台,投洽会始终是中国链接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重要桥梁,见证着中外企业互利共赢的生动实践。

  厦门象屿的国际化布局脚步不停。2025年初,公司在南非设立子公司,以“物贸联动” 创新模式加速深耕非洲市场。展望未来,吴捷表示,下一步公司将持续加码全球物流能力建设,紧扣中国制造业出海需求与核心产业方向,重点深耕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区域,构建高效协同的全球化物流体系。同时将延伸海外物流子公司及合资公司布局,通过资源整合与流程优化,为全球客户提供高价值解决方案,还将通过精准海外投资锁定关键资源,拓展业务边界,实现全球产业协同。

  厦门国贸则通过“平台化据点+本土化运营”模式,实现从“市场进入者”到“价值共建者”的角色转变。“我们已在境外设立超50家分支机构及投资企业,经营网络覆盖全球核心购销市场。”高少镛介绍,今年公司加大属地化人才引进力度,上半年海外员工同比增长40%。

  在新能源出海领域,格林美) href=/002340/>格林美(002340)探索出“文化融合+科技赋能”的独特路径。作为较早赴印尼投资的中国新能源企业,格林美主导开办“印尼政府-格林美-中南大学”工程硕士联合培养国际班,涵盖冶金、轨道交通、国际贸易等方向。截至目前,已培养180名硕士和3名博士,精准填补当地技术与人才缺口。“出海不仅是产业投资,更要做‘产业之外’的民生与人才赋能,这才是赢得当地认可的关键。”格林美董秘潘骅坦言。

  “企业出海最直观的感受是:海外资本对中国产业的兴趣越来越浓,原因很简单,中国是全球产业链最齐全的国家,满足全球需求绕不开中国。”潘骅说。

编辑: 来源: